当前位置:首页 > 户外出行 > 正文内容

187龙泉寺与翠花桥

疼痛的风景5年前 (2018-11-28)户外出行25080

       20181025前段时间听同事讲,叶县有一座翠花桥,名字特别好听,我便想去看看。十月下旬某日,终于得空,中午时分,我便收拾了一下东西,骑车出发。从平顶山市一路东南方向,过了仙台镇后,根据导航一直走到有并排两座桥的地方才停下来。两座桥一旧一新,东边的桥是被废弃的,荒草很深,两边各有一堵墙堵着,与右边的新桥一样高。初到的我便以为这就是翠花桥了。

        我把摩托车停在了旧桥的南头空地上,想去旧桥一探究竟。结果,我试了半天才发现,桥被堵得死死的,人根本就过不去,最后只得放弃。立于新桥上远望,发现东边的不远处还有一座贴着水面的旧桥,桥面上正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向附近店铺的人打听了一下,这才是传说中的翠花桥了。
        沿着南边的指示牌,拐弯穿过龙泉寺门前,便急切的走到了期待以久的翠花桥。翠花桥的桥面很低,离水面只有几十厘米。桥面是由无数块两米长、几百宽的青石对接组成,青石与青石之间用铁钉相连,有的青石上,明显有多个铁抓钉的痕迹,锈迹斑斑,应该曾经被反复修整过。桥西侧雕刻着两个龙头,东侧则刻着两个龙尾,经历岁月的洗礼,石刻的表面已有些坑坑洼洼。桥面只有能通过一车的宽度,两边有很明显的车辙。看着斑驳的桥面,似乎能想象多年以前繁忙的车马在这里通过的情景。

       桥东边水底可以看到一个很平的台子,应该是近些年才修筑用作景观的。立于桥上往下看,可以看到河水清辙见底,桥立柱上布满了被水冲刷后留下的水纹。水里长满了嫩绿的青苔,像一块块碧玉,与清澈的河水、斑驳的桥石相映成趣。桥的北侧一角,有一个大姐站在水边洗着衣服,口中轻声哼着曲子,不时将衣服拿到桥面上揉搓,这也许是翠花桥最现实的用处。桥的两头各有一处台阶。询问过当地人才知道,这两处台阶是最近一次修桥时加上的,从此通行车马几百年的翠花桥便只能过人,不能过车了。也许,这也是保护古桥的一种方式吧。

       沿着河道向西走去,便走到了一座拱形桥下。三孔拱桥整体桥身是用混凝土浇筑而成,三个大拱孔之间与桥面之间又有数个小拱洞,中间填以红色料石。回想起来的路上,末曾遇到过一座山,也许这些石料,是从很远的地方拉来的。最西侧还有一座现代的平板桥。跟附近的人打听,平板桥才刚刚建好了四的年,跟与之相邻的翠花桥相比,犹如刚出世一般小。
       澧水河畔,相距一二百米的地方便有三座桥。三座桥,三个时代,举步之间,仿佛就能跨越几个时代。
       当我再次返回翠花桥南头时,看到又有几拨游客开车来参观古桥。过了台阶后东边一点,立着一个新石牌,上面写着***年翠花桥复修记,简单写着此桥2013年曾经修过一次,投资180万。想着关于翠花桥一定还有一个更详细的故事,我便向南寻去,在龙泉寺的工地边沿上,终于看到一个卧倒在地的石碑。当地人说,这便是翠花桥的石碑,上面详细记载着翠花桥的来历。只是石牌过重,凭我个人力气是无法翻正看看正面的碑文,只能作罢。
       翠花桥已经有六百年的历史了,断断续续地,一直有人修葺。翠花桥自明朝以来是湖北跟河南的一条交通要道。老者说,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的各种军车曾经通过这座桥,奔赴解放全中国(解放南方)的战场。1976年发了大水以后,拱形桥在1978年立项,1979年建成,从此以后,从乡政府门前过河的时候,再也不用打一个弯特意路过翠花桥。翠花桥也完成了它几百年的历史使命,从此成为了游人心目中的小景点、当地老人心中的母亲桥、文人墨客笔下的情怀寄托。

       离开翠花桥便想进入龙泉寺一探究境,只见龙泉寺正大门紧闭,侧边只有一个小门开着。我沿侧门而入,侧门内两边墙上两边都是牌板,上面刻意写着国家关于宗教的相关规定,东厢房前停了许多摩托,寺里正在大动土木,几乎没有什么游客。院子正中间有一栋铁皮房子,正中间有几座佛像,供香客跪拜,算是临时的佛堂。龙泉寺的东西厢房看着十分新,房间里都装着现代化的空调及其它电器,两边大部分有佛像的佛堂都关了门,我便一路走到了寺庙的最北边的殿。
        大雄宝殿内,佛像前的桌子上放着一捆捆绑扎的十分规整的空健力宝罐,略有些奇怪。跪拜垫子前两边的小桌子上还有个大音箱以及若干话筒扩音器若干,不知是何用途。龙泉寺的北侧、东侧都有裸露的地基,建筑工人们来来往往不停地拉着石子,浇筑墙基,一片繁忙的场景。一座全新的寺庙,即将落成。

       铁皮房子北边,数棵银杏树下,有一个石桌,周围四五个石蹬子,与这寺庙十分相容。有一老者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桌边。我跟老者打了声招呼便也坐下,与他开始闲聊。闲聊中,我得知老者今年已经81岁了。他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土生土长的龙泉人,一直住龙泉寺附近。他告诉我,这里本来是龙泉的乡政府所在地,后来乡政府搬走后,当地的许多人也搬到了镇上,只有包括老者在内的少数人家没有搬,一直守着这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龙泉寺。关于龙泉寺的一切,老者如数家珍。我又一向好奇心较重,一来二去地,一段段历史便从老者口中娓娓道来。
        据老者介绍,昔年日本兵来之前,龙泉寺曾经是一个大寺庙,正堂几个大殿,两边几处大厢房、偏殿,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会来这里烧香礼佛,香火十分鼎盛。日本兵来以后,寺庙悉数被毁,和尚散尽,再也没有寺庙的样子。后来由于乡政府设立在附近,寺庙便成了一所远近闻名的中小学,有上千学生,年年考试,全县第二。据说,当时的校长是一个国民党的大官,妻子是一个地下党,后来成为了我党某报的主编。这位老者便是在这里上的小学和中学。讲起他的母校,老者眉飞色舞,一脸的幸福。

       1956年,学校搬到了乡政府的南边,这里就变成了乡卫生院。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寺庙残存的建筑便少之又少,最后只剩下几十间房子。据说,当时的乡卫生院规模还不小,医院里有百余人,那时候生产力落后,看病都是就近,百余人的卫生院已经算得上是方圆几十里的大医院了。当时的院长两口子不会生育,就收养了别人一对儿女。1976年发大水逃亡的时候,由于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院长一把手抱走了儿子,女儿抱不下,便留在了房子里任其自生自灭。据说,当时寺门前的地方的水就有一人深,等大水过后,人们发现那女孩竟然还活蹦乱跳地呆在房子里,很是神奇。乡民们都说这孩子是受了佛祖保佑的有福之人。乡政府搬走后,卫生院也跟着搬走了。从此,龙泉寺便彻底荒废了。
       龙泉寺最近又是什么时候兴旺起来的,还真说不清楚,只知道现在寺里只有三个真正的和尚,在寺里已经待了七八年了,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们还会在这里呆多久。说话间,一个大和尚从我们身边路过,笑眯眯的,穿着还算合体的黄色僧袍,头上已经长出了短短的发茬。正殿也才盖好了四年左右,寺庙平常不收门票,几乎没有什么收入,大雄宝殿内放的那些音箱、话筒,是寺庙为附近乡民超度亡灵时用的道具。东西厢房才就盖了七八年而已。中间的临时铁皮房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变成全新的一座大殿。随着这次龙泉寺加盖院墙,一座全新的寺庙正在崛起。
       来之前网上查资料的时候,某一文中提到过一次,寺庙辽院子里有一口老井。井底直通澧河底,所以寺庙叫龙泉。在寺里转的时候,总也找不到,不得已聊天时便问了一下老人。老人讲这千年的澧水河一直在向南迁移,自他人记事起,随着河的南移,水井早已经移到了河道中间去了。从此关于它的传说,一起被埋没了。

        我一直以为寺庙是远离尘事、不受世俗打扰的地方。寺座的负责人说,龙泉寺现在没有院墙,几处重要的地方都是摄像头,却依然经常丢东西,连干活用的工具都会经常丢,门口的摄像头有时候会无缘无顾地被旧衣服盖着,或者莫名其妙换了方向,甚至会失踪。有时候,正在寺里吃饭或者看电视,电闸还会被无缘无顾地拉掉,网线也会被切断。于是,寺里养了两条狗,寺里的人半夜也会特别警醒,一有动静便要拿着手电冲出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一直以为佛门净地的东西动不得,没想到也躲不过这世俗的影响。
      一座桥,一座寺,一段几百年的历史沧桑。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这里又新增了两座桥,不知道是怕翠花桥孤单,还是嫌龙泉寺太寂寞。拱形桥像舍不得离去一样,一直末被拆除,它将会和翠花桥一样,一起陪伴着龙泉寺,走过一段又一段的沧桑岁月。

 旅行的地方累计旅行过县市花费累计花费行程累计行程景点累计走过的景点字数
总字数
1

118

5023620
6355199公里1
2513430635190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疼痛的风景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lizhonghua.cn/post/219.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04-峦川蝴蝶泉游记

         8月的16号,早上我到广场老地方等到,广场上依然人山人海的,按约定时间车到时候,我惊奇的发现这一次出行,我们群一定三辆车,一个车上一个管理,依然到焦店停车,不少驴友下来吃早...

06-南召猫垛山

              2011年10月,在群里看到大莫说的要去一个新线,猫垛山,一个从来没有驴友去过的一个线,据群主说的大致位置,群里对那一片熟的人也都说没有人去过...

17-新乡关山风景区游玩

        2012年5月12号,这是一个下中雨的天气,按照群里定的时候5点发车,4点我都起来了,外面依然下了很大的雨,天离明还早着呢,一切准备好的时候我出就家...

25-河南博物馆游玩

2012-9-1 就这样的一个日记,我一连写过好几次了,可每次写了一半又不知什么时候被删了,唉,只好再写一次了,      河南省的博物馆,我在几年前我就知道这里是可以免费游...

33-天涯在路上,行走在山东系列之五青岛第一天

     2012-8-25 早上起来的时候,都七八点了,手机和相机也充好点了,由于朋友今天不上班,准备了一下就和朋友下楼去吃早饭了,这里的早饭和老家不一样的,这里的早餐有油条比老家的油条长一点...

36-天崖在路上,行走在山东之八,走向泰山

        2012年8月27号第二天早上的时候,我已经决定要离开青岛,因为我已经在这里三天了,我也没有多少钱呢,如果我不修相机的话,我还能多玩会,这里的一切都要结束了,也该走了,我终于坐上...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